學會

1971年前後,國際局勢丕變,政府對外工作遭遇阻礙,當時僑務委員會委員長毛松年先生發起籌組「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希望藉民間學術組織的力量,協助政府推動海外華文教育工作。
經邀請海內外熱心華語文教育人士張希文校長、宗亮東教授、何容教授、葉楚生教授、高梓教授、趙友培教授、彭震球教授、劉述先教授、張亦錚校長、黃建斌校長、張孝裕教授等為發起人,於1973年11月11日舉行成立。
大會推請張希文先生為理事長。正式向內政部登記成立「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於1997年7月應業務需要申請將「世界華文教育協進會」更名為「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本會宗旨:「倡導中華語文的研究,推廣華文教育的發展,促進世界華文學術的交流」。會員:成立迄今申請入會者達二千餘人,成員為國內華語文學者及各語文中心教師以及參加歷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學者及海外僑教工作者。此外本會華文班結業學員八千餘人為本會當然會員,本會以網站加強彼此聯繫。

本會歷屆理事長為:
張希文先生、毛松年先生、李鍌先生、曾志朗先生、曾廣順先生、賴明德先生、白培英先生、程萬里先生、張光正先生、董鵬程先生、任弘先生。
現任理事長姚蘭女士。

華語文研究與教學:
四分之一世紀的回顧與前瞻

本會於 1984年召開第一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至 2006年已舉辦八屆,橫跨了四分之一世紀,發表論文將近數千篇,為了將這數千篇論文作一回顧以勵來茲,為學術研究留下印記,並分享研究成果與智慧結晶,特將論文依其性質分類,邀請各領域(包括華語語法、語音、詞彙、文化、對比多媒體、師培、第二語言習得、華語教學等)老中青三代專家學者統整彙集,出版《華語文研究與教學 —四分之一世紀的回顧與前瞻》,這本書是進入華語文殿堂的叩門磚,從事華語學術研究或教學不可缺少的典藏珍寶。

遴聘學者參加全美外語教師學會
及法、德華語文學術交流訪問

本會受教育部委託,自 1985年起至 1999年每年遴聘各大專院校華語文學者組團,參加全美外語教師學會( ACTFL)中文學術年會發表論文,舉辦中文書展,會後順道訪問美、加各地華語文教師,舉行座談會,交換教學經驗,深獲海外華語文重視及好評。
1988年組團訪問赴法國、德國設有中文系所大學、學術社團、華僑學校訪問,藉以加強與法國、德國華文學術交流合作,訪問單位有:法國漢語教師協會、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法國高等社會科學東亞語言所,以及與法國地區華文學校教師座談。在德國訪問學校有法蘭克福大學漢語系、海德堡大學漢語系、杜賓大學漢學學系。

辦理海外華語文教學研習會

早年海外中文學校教師,多為未受專業訓練的兼職教師,常在教學上發生疑難,本會為協助這些教師在職進修,首創舉辦海外華語文教師研習會,邀請學者專家至海外舉辦研習會、授課及討論,自 1989年起至 1999年,分別在美國洛杉磯、舊金山、費城、蒙特維爾、芝加哥,加拿大多倫多、溫哥華等地與當地華文學校聯合會,海外華僑文教服務中心等聯合舉辦「海外華語文教學研習會」深受海外華文教師歡迎,對教學助益良多。後因經費籌措困難停辦。

舉辦國內華語文教學研討會

為協助國內華語文教學工作者,探討華語文教學新 知,於1980 年起首創舉辦「國內華語文教學研討會」,邀請國內華語文中心負責人、教師及學者專家參加,至2003 年為止已經舉辦四屆。民進黨政府執政後停止本會辦理,改為補助2002 年成立之臺灣華語文教學學會 辦理。

華語文及鄉土民俗教材課本

配合海內外華語文教學需要,編輯各級華語文教材及補充讀物數十餘種。並接受國立 編譯館委託,編輯中華文化系列讀物:中國民間的節日、中國的書法、中國唐朝的詩。台 灣鄉土語言文化系列教材:跨世紀的台灣篇、閩南篇、客家篇、原住民篇。華語文系列: 初、中、高各級及閱讀華語教材,為華語文教學提供良好的教材。

編製華語文能力測驗

1.「外籍人士華語文能力測驗」之編製

1994 年得國科會補助專款,由柯華葳教授主持,結合華語教學專家及語言學、心理學、測驗學學者,歷時4 年完成,並正式對美、日、韓各地大學以華語文為外語的學生、暨來台就讀華語中心的外籍生以及國內國、高中生3017 人進行 測驗,其結果指出本測驗在信度、效度上都符合測驗編製原則, 可供學生進行華語能力測驗。
1998年與香港大學聯合舉辦「漢語文能力測驗編制研討會」有兩岸五地測試專家學者二十多人與會,對本會編制「外籍人士華語文能力測驗」給予高度的肯定。

2.「僑生版華語文能力測驗」之編製

回國就學僑生華語文程度參差不齊造成教學上的困擾,為瞭 解僑生華語文能力作為安置的參考依據,歷時4 年完成僑生版華 語文能力測驗,並經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不同地區華文學校學生、回國僑生及國內國 高、中、小學生試測。總受測人數達21186 人,其結果顯示本測驗為信、效度達標準之標 準測驗。

華裔青年回國觀摩華語文及文化課程

為使海外華裔子弟能親炙中華文化,自1977 年開始至1999 年,接受僑委會及救國團 委託辦理海外青年回國觀摩團華語文及藝文研習課程。內容有各級華語文教學、書法、國 畫、中國結、剪紙及捏麵人等傳統民俗藝術,在研習活動中即能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年均有十多的梯次二千餘人參加。民進黨執政後停止委託本會辦理。

臺灣師範大學設立華語文研究所

1992 年本會組團訪問大陸對外漢語教學重點大學,體會到大陸對外漢語教學起步較 臺灣晚了十多年,但在政府積極推動下,建立了「對外漢語教學」專業學科,正式授予 學位。反觀臺灣,當時僅是本會設有補習班性質的「華語文師資研習班」,其他大學中仍 無華語學系所設立,語文中心老師也多未受專業師資培訓,訪問團返台後本會副理事長 李鍌教授等,即拜訪師大梁尚勇校長、文學院施玉惠院長、國文系邱燮友主任教授等促 成臺灣第一所華語文研究所設立。

中原大學成立應用華語文學系
臺灣第一所培養華語文專業科系

2000 年開始全球掀起學習華語文熱潮,來台學習華語人士也日漸增多,華語文教師, 除本會華語文師資研習班補習班式的培訓外,大學裡尚無正式學系的設立。得到陳倬民教 授介紹,向中原大學張光正校長建議獲得肯定,並得到白培英董事長、熊慎幹校長、林治 平院長等的支持,與本會以策略聯盟方式設立「應用華語文學系」,是為臺灣大學中第一 所設立的應用華語文學系,現已增設研究所,2010 年也開始增班。

政府召開華語文教育發展會議
成立國家對外華語文教學政策委員會

本會於2001 年6 月提研究計畫,請政府重視華語文教學,得教育部高度重視。教育 部接受本會建議於2002 年1 月底召開「教育部促進華語文教育發展實施方案」會議,報 院成立「國家對外華語文教育政策委員會」。行政院於2003 年12 月11 日指示成立「國家 對外華語文教學政策委員會」,教育部通令各大學設立華語文系所及華語中心,數年內設 立了16 所華語文系所,32 華語中心,24 所華文師資研習班,至此臺灣華語文教育得到政 府重視。

本會應邀參加2004 年「人才培訓服務產業預備會議」提供建言受到重視,後受邀參 加人才培訓服務產業策略規劃會議」,提供:「推展華語文教育國際化之可行途徑之建 議」,經教育部採納列為「教育產業國際化旗艦計畫」及「推展對外華語文教學市場」公 佈實施。

2006 年12 月17 日行政院訂頒「行政院對外華語文教育及正體字推動小組」,原先設 立的「國家對外教學政策委員會」也無形中消失了。

舉辦世界華語文教學研究生論壇
為全球華語文碩博士生建立交流平台

2007 年發起的「世界華語文教學研究生論壇」,為華語文領域博、碩士研究生建立了 學術交流平台。

  1. 第一屆於2008 年1 月16 日至19 日在廣州暨南大學舉辦,有大陸、香港、新加坡和臺灣 專家學者、研究生100 多人與會,遴選40 多篇優秀研究生論文發表,分組討論,並邀請 名學者做專題演講、文化參訪等活動。
  2. 第二屆於2008 年10 月2 日至5 日在高雄師範大學舉辦,有來自兩岸四地、新加坡、美 國等地10 多所大學碩博士研究生參與,發表論文60 多篇,並邀請名學者做專題演講, 及臺灣文化參訪及旅遊,參與人員有100 多人。
  3. 第三屆於2009 年11 月11 月28 日至29 日在上海舉辦,有來自兩岸四地、馬來西亞共 25 所大學博碩士研究生參與,發表論文70 篇,邀請專家學者作專題演講,會後安排奉 化之旅,有100 多人與會。
  4. 第四屆訂於2011 年1 月12 日至14 日,在桃園中原大學舉辦,有臺灣、大陸、新加坡、 香港、美國32 所大學博碩士研究生66 人參加,會中邀請專家學者做專題演講,會後安 排海外參加者臺灣寶島之旅。
  5. 第五屆於2013 年1 月18 日至 23日,在廈門華僑大學舉辦,有臺灣、大陸、韓國30 所大學博碩士研究生100餘 人參加,發表論文94篇,會中邀請專家學者做專題演講,會後安排文化參訪。
  6. 第六屆於2014年1月18日至25日,在臺中教育大學舉辦,有臺灣、大陸、香港、日本、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34所大學博碩士研究生250位,發表99篇論文,會中邀請專家學者做專題演講,會後安排海外加加者寶島文化之旅。

教育部委託舉辦「僑民教育學術研討會」及海外臺灣學校巡迴教學

  1. 1998 年至2003 年,本會接受教育部僑教會委託定期舉辦「僑民教育學術研討會」,邀請 國內外從事僑教及華語文教學工作者,提供建設性論文報告參加研討,連續辦理六屆。 對提昇僑民教育工作助益良多。
  2. 海外僑民教育工作需要與臺灣教育制度接軌,為降低海外臺灣學校學生回國升學可能遭 遇的困難,僑教會委託並向相關學校借調各科績優教師赴東南亞臺灣學校作巡迴示範教 學,獲得極高肯定。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寧波東街1號4樓;電話:02-2351-1385;傳真:02-2341-7064; EMAIL:wcla.cec@gmail.com